吉林视窗
您的位置: 吉林视窗首页 >> 教育

没本事父母,教育孩子有三种“常态”,孩子想出色都难!

文/贝贝豆(原创文章,欢迎个人转载分享)

常听到有妈妈感慨:孩子跟孩子真是不一样,好养好带的孩子总是在别人家。其实,孩子跟孩子的确是不一样,而父母跟父母也的确是不一样。真相是,很有可能是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养出了不同的孩子。

没本事父母,教育孩子有三种“常态”,孩子想出色都难!

三个“熊孩子”,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同,孩子的表现也不相同

上次同学聚会,几个同学都带着孩子参加,这些孩子真是让我发现为人父母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没有人天生就能做父母,一不小心就踏入了教育的误区,耽误了孩子。

为了讲述方便,我就先把这几个孩子称为小明、小红和小花吧。这几个孩子都差不多大,四五岁左右。在大巴上,小明就特别不安分,一会儿要吃东西,一会儿要尿尿,不停地讲话,不停地在座位上动来动去。一路上小明的吵闹声不断,妈妈的吼叫声也不断,真的把大伙儿折腾得够呛。而小红和小花,就相对比较安静。

一到目的地,小明就第一个冲下车,他妈妈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喊。小明妈妈提着大包小包,好不容易把他拉住了,他又非得闹着要去坐船,妈妈不让,他就又哭又闹,还抓妈妈踢妈妈。另一边呢,小红和小花也想坐船。可是,小花妈妈也不让,小花只能跟着妈妈后面,一边走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停在码头上的船。小红妈妈没有表示不能坐船,只是跟小红说:“坐了这么久车,又提着这么多东西,妈妈现在很累,我们先去农家乐,把东西放下,休息一下,然后再过来坐船。”小红想了一下,同意了,就高兴地跟着妈妈走了。

小明妈妈一看,另外两个小孩都很听话,自己的孩子却怎么哄怎么说都不行,心里就更来气了,抓过小明就开始揍他,一边揍一边骂:“我怎么就生了你这样的娃呢,这么不听话,你看看别人”

没本事父母,教育孩子有三种“常态”,孩子想出色都难!

其实,通过这三个小孩的表现,我们就能大致看出,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,真的会教出不一样的孩子。我相信三位妈妈对待孩子也一定都是尽心尽力,可是如果方式方法不当的话,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,还会适得其反。特别是小明妈妈的方式,是我们大部分父母都会采取的方式,哄不行,就吓,吓不行,就打就骂,真的是简单粗暴。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也被称为教育的“三常态”。

没本事父母,教育孩子有三种“常态”,孩子想出色都难,很准!

1.常态化要求:你要听话,懂事,不能惹事

不能惹事,这个没什么问题,但是同时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,也不能怕事。至于听话和懂事,什么才叫听话和懂事呢?时时事事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,就是听话吗?不哭不吵不闹,安安静静,就是懂事吗?如果我们用听话或懂事去形容一个成年人,恐怕没有谁会觉得这是一句称赞,可偏偏在很多父母眼中,这却是对孩子最好的褒奖。如果父母时刻都以听话或懂事去要求孩子,孩子很有可能就不会独立思考,不会有自己的想法,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,最终成为父母手中的木偶。就像小花一样,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,即使有不同意见,也不敢表达。

没本事父母,教育孩子有三种“常态”,孩子想出色都难!

2.常态化管教:吼骂、恐吓、打骂

就像小明妈妈采取的方式一样,吼孩子、吓孩子、骂孩子、打孩子,简单粗暴。可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有用吗?根本没用,最多只能管一时,过不了多久,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,小明不就是始终没消停过吗。所以,这种常态化管教的方式,不仅不会有积极的教育效果,还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,比如孩子也学会打骂别人,也学会大吼大叫,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,就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,就像小明打妈妈一样。

没本事父母,教育孩子有三种“常态”,孩子想出色都难!

3.常态化沟通:你看看人家,再看看你

很多人小的时候,身边都有一个“别人家的小孩”,这个小孩什么都比自己好,但是可能就是不知道到底在谁家,他好像就是身边其他孩子所有优点加在一起组合起来的。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的生日愿望就是希望这个小孩消失。很多父母以为创造一个“别人家的小孩”,不停地跟孩子说别人家小孩怎么样,就会对自己的小孩产生激励作用,其实不是。父母采用这种方式,只会越发让孩子觉得反感,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,不爱自己,从而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。同时,这种过分的比较,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,以及破罐破摔的想法。

宝妈们,你们有过类似的行为吗?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,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,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!


推荐阅读:华东热线
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XML地图 网站地图TXT 版权声明